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中医宝典专栏病症白血病治疗
 
专栏



白血病治疗

目录
异体干细胞移植治白血病成功
骨髓移植治白血病成功
砒霜治白血病取得满意疗效
核酶能有效治疗小鼠白血病
壮药使白血病患者起死回生
STI-571的抗白血病机制
急性白血病中药方剂

 

异体干细胞移植治白血病成功

经南京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血液科一个多月的精心治疗,近日,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白血病患者钱某终于从与外界隔绝的层流病房无菌舱中走出,转入普通病房。至此,江苏首例异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宣告成功。

钱某2001年12月被确诊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血液中白细胞高达20多万,比正常人高出几十倍。经移植配型检查,患者的弟弟与其基因配型完全吻合。中大医院决定采用捐献者容易接受的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为患者治疗。该院为此专门成立了以院长刘乃丰教授为首的移植领导小组和以血液病专家陈宝安教授为首的医疗专家组,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对移植给予全力支持。4月29日,患者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术后,经严密的预防性治疗和护理,患者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骨髓造血功能完全恢复,白细胞、血小板等各项指标迅速上升。目前,患者精神状态良好,日常生活已能自理。

 

骨髓移植治白血病成功

湖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首次运用“筛选法”自体骨髓移植手术,结合中医药综合治疗白血病获得成功。

目前治疗白血病的主要有效手段是骨髓移植,骨髓移植分为异体移植和自体移植。异体移植的最大困难在于寻找同型骨髓。据“筛选法”骨髓移植首创者王万林教授介绍,因骨髓移植的组织兼容点必须达到6个,即使是亲兄弟姐妹也只有25%的几率。而且,异体移植有副作用,它的排异反应目前仍无法解决。自体移植解决了骨髓来源问题,避免了排异反应,但目前还不能查到病人体内是否残留白血病细胞,故复发率较高。

湖南中医学院一附院王万林教授首创的“筛选法”利用骨髓筛选净化处理器自动筛除病变白细胞,同时完全保留健康造血细胞。将筛选过的血液成分再输送回预处理后的病人体内,并配以中医药治疗。据该科有关专家介绍,此法疗程短,费用相对较低,万一复发,也不影响再次自体移植。

朱光再是湖南省第一位得益于“筛选法”的白血病患者。7月10 日来到该院时,他的体温高达40℃,面容消瘦,不能进食。接受“筛选法”治疗一个多月后,他就能移步走出骨髓移植层流无菌病房,回到普通病房。心肺功能、肝肾功能、骨髓检查也均正常。

 

砒霜治白血病取得满意疗效

砒霜是众所周知的一种毒药。近年来,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张日教授运用砒霜中的有效成分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受到国内外血液科同行的关注。近年来,张教授共使用砷剂治疗各类病人百余例,其中在50例运用砷剂单独治疗的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病人中,68.4%得到了缓解,在21例运用砷剂配合另一种特效药物治疗的病人中取得全部缓解,其中一半以上病人染色体转为正常,其发病基础消失,理论上可以认为,这些染色体转正常的病人已得到了根治。

此种治疗方法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核酶能有效治疗小鼠白血病

摘要:特异性切割BCR-ABL嵌合基因mRNA的核酶能完全抑制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细胞在小鼠体内的浸润。(Nature 2000;406:473-474)

(路透社医学新闻) 日本科学家报道,特异性切割BCR-ABL嵌合基因mRNA的核酶(ribozyme)能完全抑制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细胞在小鼠体内的浸润。

日本筑波科学城国家先进边缘学科研究所的Kazunari Taira博士及其同事曾经制备了一种新型核酶,他们将这种核酶命名为maxizyme。maxizyme能特异性地识别并切割异常BCR-ABL基因mRNA的连接序列。现在,Taira博士研究小组在8月3日出版的自然杂志(Nature)中报道了他们用maxizyme所进行的体内实验。

在实验中,他们将maxizyme的两个组分克隆入一个逆转录病毒,接着将这个重组的病毒或对照病毒载体转染到CML细胞内,最后他们将基因转染细胞接种到免疫缺陷的糖尿病小鼠体内。Taira博士解释说,这种小鼠非常适合于人类造血细胞的生长。

研究者发现,转染对照病毒载体的CML细胞在小鼠体内广泛转移,使小鼠脾脏、肝脏和肾脏都明显肿大,并且,所有的小鼠都在6周到13周内死于白血病扩散。相反,转染核酶的细胞接种入小鼠体内后,小鼠的脾脏、肝脏和肾脏都正常,所有的小鼠在14周后仍健康存活。

虽然同种异体骨髓移植能够有效地治疗CML,但Taira博士及其同事仍然建议说,当CML病人接受自体骨髓移植时,他们所构建的maxizyme有助于骨髓的净化。因为maxizyme能降低移植骨髓中残存的CML细胞的致瘤性,从而减少CML的复发。

 

壮药使白血病患者起死回生

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附属医院利用壮医壮药治疗白血病取得重大突破,目前已有5名白血病患者起死回生。

广西民族医药研究附属医院的壮医卢世源在继承祖传壮药处方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从医20多年的经验,进行辩证加减,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壮药疗法,临床应用后疗效显着。壮药治疗白血病与西药、中药不同,它采用的是诱杀癌细胞疗法,特别是在提取工艺上将药品的分子量变成 “超威结构”制成口服液,能够自由地进入人体的毛细血管进行直接杀灭癌细胞。12月8日,治愈出院的来自海南省的张女士对记者说,她曾先后到过到海口、上海、北京等大医院诊断为M3型白血病,经过5个多月治疗,均无效果,医院几次下了病危通知书。今年9月24日转院来到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附院白血病专科接受治疗,服药两个多月后一切症状消失,经广西区人民医院等医疗单位进行多次血液和骨髓化验后,所有指标均在正常范围。

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附院院长韦英才告诉记者,该药已于12月初由自治区卫生厅有关部门组织专家进行临床认证、鉴定,认为该药能有效地解毒和杀灭癌细胞,可以进入临床科研论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民族医药研究的有关领导对壮药的临床效果给予肯定,并建议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申报成立第一个“国家白血病专科”项目建设。

已从死亡线上走过来的白血病患者、广西民族学院的壮族大学生李兵伟现在一切都很正常。他说,壮药能治好白血病,真是对人类的一大贡献。再过两个月,他又可以重返校园,继续他因患白血病而中断的学业。

 

STI-571的抗白血病机制

STI-571(一种具有高度亲和力和特异性的药物)可使普遍存在的Abelson酪氨酸激酶(Abl)失活,该作用取决于其特殊的晶体结构及其靶点。(Science 2000;289:1938-1941 )

WESTPORT, 9月18日(路透社医学新闻) STI-571(一种具有高度亲和力和特异性的药物)可使普遍存在的Abelson酪氨酸激酶(Abl)失活,该作用取决于其特殊的晶体结构及其靶点。

一篇发表于9月15日出版的《科学》(Science)杂志上的论文作者解释:bcr基因(来自于9号染色体)与c-abl(来自于22号染色体)基因发生融合后,Abl被随机激活,产生了Ph染色体,从而发生了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STI-571对Abl有高度的亲和性,但是它从本质上使与其他酪氨酸激酶共用的保存催化区域失活。

为了明确STI-571的特异性,纽约Rockefeller 大学的Thomas Schindler博士与其同事研究了可结合于Abl催化区域的STI-571变异体的晶状结构。STI-571深入Abl的催化区域,骑跨于Abl活化环状结构高度保守的区域。这个活性环状结构需要磷酸化后才有催化活性。Abl常以非磷酸化的状态存在,本质上处于自抑制状态,而STI-571只能在Abl处于非活化的构像时才能识别及与之结合。与之相似,相关的酪氨酸激酶的催化区域也采用了具有特征性的非活性构像,这将它们与其他蛋白质家族的成员区分开来。事实上这种能力是这些蛋白的品质特征。

研究者认为STI作用于Abl活化的环状结构中具有特征性的失活构像,仍然具有高度的亲和力和特异性。STI-571能够利用作用部位的这种特征,这对于进一步研制特异性的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是一个令人鼓舞的消息。

John Kuriyan博士与其合作者在新闻发布会上称,作为基础科学研究,这些蛋白开启和关闭的分子运动的详细情况正被逐步发现,同时该工作还有益于新药的研制开发。

 

急性白血病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

【辨证】气阴两虚。

【治法】益气养阴,清热解毒。

【方名】益气养阴解毒汤。

【组成】黄芪30克,太子参20克,黄精15克,白术12克,茯苓10克,生地20克,麦冬20克,天冬15克,旱莲草18克,女贞子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半枝莲30克,蒲公英30克,小蓟15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顾振东方

 

返回专栏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