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中医宝典专栏病症白血病预后影响
 
专栏



白血病预后影响

目录
什么叫白血病的预后
慢性淋巴白血病的预后
白血病幸存者骨质丢失的风险增大

 

什么叫白血病的预后

所谓"预后"是指对疾病结局的预先估计。通常以治愈率、复发率、缓解率、病残率、病死率和生存率等概率指标表示。白血病的预后是指通过已掌握的白血病的转归与结局的发生概率及相应的影响因素,对某一白血病患者疾病结局的预先估计。

 

慢性淋巴白血病的预后

病程长短不一,平均生存期1.7~9年,一般3~4年,也有长达10年以上,甚至29年,老年及女性预后相对较好。 慢淋终末期可发生变异,有三种类型:①幼淋变或混合慢淋/幼淋细胞变,见于10%患者,其特点为幼淋细胞绝对计数>15,000/mm3,脾明显肿大(>8cm),小鼠红细胞玫瑰花结形成<30%,表面膜免疫球蛋白强阳性;②Richter变见骤然发热及腹痛,伴发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淋巴结、肝脾迅速肿大,骨髓及淋巴结中发现大淋巴-组织细胞,病理示弥漫性组织细胞性淋巴瘤,病程进展快,多在6月内死亡;③急淋变甚罕见,免疫标记显示来自同一B细胞株,原始细胞表达表面膜免疫球蛋白、CD19、CyCD22、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 常见死亡原因为感染,尤其是肺炎,其次是全身衰竭,急变罕见。

 

白血病幸存者骨质丢失的风险增大

美国田纳西州蒙斐斯市圣裘得儿童研究医院的研究者发现: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存活者发生骨质疏松症或骨密度减少的风险增加,这项研究发表于2001年5月1日出版的《白血病》杂志上。

Sue Kaste 领导的小组发现所研究的ALL病人中有68%骨骼矿物质密度(BMD)低于平均年龄的一般人群对照组,其中14%的患者符合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这项研究的参与者中位年龄小于25岁。

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于停经后的女性。随着骨质丢失的量不同可出现不同症状,骨质疏松症可伴有骨痛、骨折或身高下降。这项研究显示这些男、女患者骨质丢失的程度比一般预期骨质疏松症病人提早大约30年。

由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是儿童常见的肿瘤,其生存率可达80%,Kaste 与其小组对于这一人群长期生存伴发的并发症进行了研究。

Kaste 说:“当我们考虑到大量儿童癌症存活患者由于成功的治疗而逐渐发育成熟,骨质丢失的问题应该引起关注。这不仅是患者本人或其家庭的问题,而且成为潜在的公共健康问题。”

儿童ALL存活者在二十几岁或更早些时候出现骨质丢失,随着年龄的增加,他们将面临更为严重、衰弱的伤害。因此,除了明确这一问题,Kaste 研究小组已经开始研究对于完整治疗后存活的儿童ALL患者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疗效的评价。参与研究的患者还同时接受饮食咨询和教育宣传材料(其上简单地列出了利于骨骼矿化的最佳生活方式)。

Kaste 说:“我们的祖母曾经教导我们每天喝3杯牛奶,这很有道理。我们计算出一般的青少年人群每天钙的摄入量不能满足最低的要求。考虑这个因素及接受多种药治疗、颅脑照射和治疗期间由于不适而造成的营养不良等综合因素,钙的不足对于这类人群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在圣裘得,研究者测定了儿童ALL多种药物联合(强的松、长春新碱、柔红霉素、左旋门冬酰胺酶、足叶乙甙和阿糖胞苷)及大剂量颅脑照射治疗导致骨质丢失的效应。结果显示接受较低剂量照射的患者和那些未接受颅脑照射的患者一样没有骨质丢失。这一结果使得研究者相信下丘脑和垂体受到照射对于患者不利。

诊断为脑瘤的患儿可能会有同样的问题,但是这项研究只集中于儿童ALL患者。圣裘得的研究者正在对脑瘤病人进行类似的研究。

 

返回专栏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