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的骨髓移植
- 目录
- 骨髓移植治白血病机理
-
- 白血病捐献骨髓的条件
-
- 白血病捐献骨髓的步骤
-
- 白血病与骨髓移植方法
-
- 什么是造血干细胞移植
-
- 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步骤
-
- 骨髓移植的研究进展
-
- 骨髓移植治疗对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无益
-
骨髓移植治白血病机理
骨髓移植是从20世纪5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医疗技术。骨髓移植是指把骨髓细胞从一个人体内移植(一般是通过静脉输入)到另一个人体内。确切地说,"骨髓移植"应该叫做"造血干细胞移植"。
造血干细胞是人体内所有血细胞的"种子",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包括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等,都是由它经过多次分化发育而来的。造血干细胞具有自我复制(即产生新的造血干细胞),进行自我补充。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过程
第一步 对白血病患者先进行超大剂量化疗和放疗。主要目的:
1.最大限度杀灭患者体内的白血病细胞,
2.全面摧毁病人体内正常的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使免疫细胞不能攻击植入的异体细胞,为新植入的细胞提供生存空间。
第二步 将正常人捐献的造血干细胞输入白血病患者体内,让白血病患者恢复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到20世纪70年代,骨髓移植技术逐步成熟,众多白血病、某些恶性肿瘤和血液病患者得到救治,大约5O%一70%的急性和慢性白血病患者可以长期生存。为发展这项技术作出重要贡献的美国医学家托马斯(E.D. Thomas)获得了1990年度的诺贝尔医学奖。
白血病捐献骨髓的条件
骨髓移植最理想的供者是同卵双生子,因为他们之间的遗传物质是完全相同的。他们之间的骨髓移植,效果好,排异反应少;但双胞胎毕竟少见。子女的HLA分型来自于父母,如父亲为A和B,母亲为C和D,那么子女有AC、AD、BC、BD四种分型可能,所以同胞间的HLA相配率为25%,因此患者从同胞中寻找供髓者较容易。然而家庭范围正在缩小,绝大多数的患者还是非血缘关系的骨髓捐献者。
适合捐献骨髓的年龄为18-45岁,健康要求如同献血,即不能因捐献骨髓而影响捐献者的健康,又不能因接受骨髓而使患者增加新的不利因素,重要的是捐献者必须无可经血液传播的传染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
白血病捐献骨髓的步骤
1.骨髓库会安排您在恰当的时间验血(5毫升),并将化验后的HLA(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型储存在电脑资料库中,供患者寻找配对。
2.初步配型,即供者和受者的HLA—AB相同后,骨髓库将通知您作进一步的验血检测,即HLA—DR的分析检测。
3.如果供者、受者的HLA配型完全相同,工作人员会向您详细介绍捐献过程,并安排作全身检查,供者健康检查合格者,将进行捐献。
4.捐献时,您完全处于清醒状态,从您的手臂静脉中采集造血干细胞(总量为50毫升),通过血细胞分离机提取,将其余的血细胞回输体内。
白血病与骨髓移植方法
骨髓移植是指将他人骨髓移植病人的体内,使其生长繁殖,重建免疫和造血的一种治疗方法。骨髓移植分为自体骨髓移植和异体骨髓移植,异体骨髓移植又分为血缘关系骨髓(同胞兄弟姐妹)移植与非血缘关系骨髓移植(志愿捐髓者)移植。自体骨髓移植易复发,在临床上较少采用。目前骨髓移植还是首选异体的骨髓进行移植。
骨髓移植是近年来治疗白血病的一项突破性进展。白血病患者,因造血组织恶变,产生异常的白细胞,抑制了正常血细胞的功能。传统的治疗方法仅用化疗来摧毁白血病细胞,大部分患者的白血病会复发。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几乎都要急变,剂量过大的化疗与放疗会使患者正常造血细胞无法恢复。骨髓移植治疗方案中患者需接受很大剂量的化疗与全身放疗,骨髓内的病变造血细胞被摧毁,而移植的正常骨髓完全替代病人原有的有病骨髓,重建造血与免疫
机能。因此,大大增加了白血病的治愈率。
骨髓移植已成为许多疾病的唯一治疗方法,除了可以根治白血病以外,还能治疗其它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异常骨髓细胞增生症、遗传性红细胞异常症、血浆细胞异常症等以及淋病系统恶性肿瘤、遗传性免疫缺陷症、重症放射病等许多不治之症。
什么是造血干细胞移植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泛指将各种来源的正常造血干细胞在患者接受超剂量化(放)疗后,通过静脉输注移植入受体内,以替代原有的病理性造血干细胞,从而使患者正常的造血及免疫功能得以重建。
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步骤
1、年龄18—45周岁,身体健康,无任何传染病生遗传病的公民均可到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江苏省志愿捐献者服务中心输登记手续,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无偿志愿捐献者。也可拨打当地热线电话联系。
2、安排您在适当时间验血(5毫升)。
3、将化验后的HLA分型数据储存在电脑资料信息库中,供患者寻找配对。
4、初步配型相同后,我们会通知您作进一步分型检测。
5、如配型完全相同,工作人员会向您详尽介绍捐献过程,并安排您作全身体检,合格者将捐献造血干细胞。
6、捐献时您完全处于清醒状态,从您的手臂静脉中采集,造血干细胞通过血细胞分离机富集,其余血液加输您的体内。
骨髓移植的研究进展
研究人员通过对大量白血病人的研究,已经发现了一种提高骨髓移植成功率的新方法。这种新技术可以暂时性地抑制供体细胞中一种重要蛋白的表达,从而使被移植细胞在患者骨髓中存活下来。虽然这种方法还有待在人体实验验证,研究人员期望这种方法可以降低治疗中需要的细胞数量,减少本来就非常有限的干细胞库存的消耗。
白血病,一种典型的血液系统癌症,每十万人中有四个人受到白血病的威胁。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的方法不仅破坏了癌细胞、正常细胞,还破坏了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骨髓移植是最常用的方法来弥补在化学治疗过程中损失的细胞。但是由于往往很难找到组织配型吻合的供体,使得少于三分之一的病人能幸运的获得骨髓移植的机会。所以,任何可以提高骨髓移植有效率的方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来自印地安那医学院的Hal Broxmeyer教授和同事们从大鼠体内分离出骨髓造血干细胞,通过化学方法抑制细胞中的一种酶——CD26的表达。CD26使得移植的细胞难以到达其目的地。已处理过的细胞被注射进缺乏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大鼠体内后,到达骨髓的细胞数量是未经处理的细胞移植率的两倍。这种技术不仅加倍提高了骨髓中移植细胞的存活率,而且提高了受体动物的存活。这个研究结果已经发表在本周的Science杂志上。
国际人类基因组研究组织中负责血液细胞研究的David Bodine教授认为,这种移植方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可以提高干细胞移植的细胞归巢(homing)效率,只需要较少数量的细胞就可以顺利完成。
如果此项技术应用于人类,Broxmeyer教授希望一个供体提供的干细胞可以应用于多个配型相同的病人的细胞移植过程。由于现有的细胞移植方法需要大量的细胞,使得这在目前还无法实施。
这种方法也可以提高脐血干细胞移植的有效率。脐血干细胞的移植过程包括造血干细胞的移植,主要应用于无法获得相同配型的骨髓的时候。由于脐血的组织配型发育不完全,使得机体对其排斥的可能性降低,所以这种移植方法可以应用于更多的患者。尽管,世界各国的基因库中储存了大量的脐带血样本,可是每个样本的量太少,样本中不可能提供足够移植过程所需数量的干细胞。
Broxmeyer教授认为,如果我们可以有效去除供体干细胞中的CD26生物酶,可能会提高移植的效率。这就意味着更多的病人可以通过有限的血液样本进行治疗。
骨髓移植治疗对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无益
高危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儿童在第一次缓解后进行骨髓移植治疗并不能改善无病生存期。
在10月1日出版的《血液》杂志(Blood)上,英国牛津John Radcliffe医院的Kate A. Wheeler医生和多中心医学研究委员会儿童白血病工作组报道了101例高危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在初次缓解后,应用配型相合的亲缘或非亲缘的骨髓进行骨髓移植的结果。所选的研究对象来自于1985年至1997年期间在医学研究委员会试验中登记的3676例1至15岁的病人。
该研究报道,尽管进行骨髓移植的患儿10年无病生存率比另外351例进行化疗的患儿高6%,但其在缓解期治疗相关的死亡率为18%,进行化疗的患者只有3%;其复发率为31%,接受化疗的病人则为55%。当将76例接受配型相合的同胞骨髓进行移植的病人和25例接受无关供者骨髓的病人进行比较,发现配型相合者复发减少的机率只有后者的3%。
研究者认为,高危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儿童在初次缓解后进行骨髓移植并无显著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