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中医宝典专栏病症百日咳的预防
 
专栏



百日咳的预防

目录
百日咳如何进行预防?
为什么要进行百日咳预防接种?
早春,谨防小儿百日咳
百日咳疫苗详细介绍
打“百白破”的注意事项

 

百日咳如何进行预防?

(一)隔离传染源 对本病患者严格执行呼吸道隔离,是重要的预防环节。隔离期自起病开始,为期7周;或痉咳开始,为期4周。密切接触的易感儿(特别在集体机构中)需检疫3周。成人患者需注意避免接触小儿。疫源地只需通风换气。

(二)保护易感者

1.主动免疫 目前常用白百破(DPT,白喉类毒素、百日咳疫苗、破伤风类毒素)三联疫苗,对出生3~6个月的婴儿进行基础免疫,皮下注射三次。在流行期,1个月的患儿即可接受疫苗接种。强调全程免疫,以后再按规定加强。百日咳疫苗偶可引起脑病等神经性反应,故原有脑部疾患或惊厥性疾病、或首剂百日咳疫苗注射后曾有惊厥者,一概不应再予注射。乙型脑炎流行季节也不进行百日咳疫苗注射。现用的全细胞百日咳疫苗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效果尚不够理想,免疫后再患百日咳的儿童和成人发病者屡有报道。

无细胞百日咳疫苗:即使用百日咳杆菌的某些组成部分,而不是用全个百日咳杆菌制成的百日咳疫苗,其保护效果较全细胞百日咳疫苗好,同时避免了全细胞疫苗的副反应。1981年日本Sato开始用以百日咳毒素(Pertussiu Toxin PT)和丝状血凝素(Filamentous hemagglutmin FHA)为主要组分的无细胞百日咳疫苗获得成功。英、美、瑞典等国家随后研制各种无细胞百日咳组分的疫苗用于人群最得效果。已证实无论何种无细胞百日咳组分疫苗,百日咳毒素(PT)抗原是必不可少的成分。进一步研究揭示百日咳毒素单克隆抗体(PT-McAb)具有特异性中和体外和体内百日咳毒素的多种生物学活性的特征,同时也具有防御百日咳杆菌感染的保护作用。

2.被动免疫 对幼婴或体弱者,于接触病人后可给百日咳高效价免疫球蛋白,但预防和减轻症状的效果不显著,故应用者少。

(三)药物预防 婴儿接触病人后,即给红霉素每日50mg/kg,分4次口服,连用10~14天,效果较好。

 

为什么要进行百日咳预防接种?

在一个人身上,某种传染病得过一次,很少得第二次,百日咳就是这样。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因为得了百日咳后,人的身体内产生了对百日咳的抵抗力。百日咳预防接种,就是预防这种传染病。小儿时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各脏腑器官都比较娇嫩,对传染病的抵抗力很弱,若接触百日咳或其他传染病病人后,很容易被传染上。虽然,百日咳得了一次以后,不易再得第二次,但绝对不能靠生病产生抵抗力来预防百日咳的发生。因为百日咳对孩子的健康有很大影响,还有少数患儿发生了百日咳合并症,严重的可导致死亡。另外,得了百日咳还会传染别人。因此,要想预防百日咳就要提高孩子的身体抵抗力,和预防一些其他传染病一样,除了对孩子的科学喂养、讲究卫生,保证充足的睡眠,加强身体锻炼,少去公共场所以外,百日咳预防接种是提高身体特殊抵抗力的一种常用而有效的好办法。

根据得过某种传染病,体内就产生抵抗这种病的抵抗力这个道理,医务人员就把这些病的细菌或病毒用科学的方法,使它毒性减弱,再通过打针或口服的方法,把这些菌苗送到人体内,使人产生对这种疾病的抵抗力,从而就不再得这种病了。可见,进行百日咳的预防接种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早春,谨防小儿百日咳

百日咳是一种小儿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冬春季节,5岁以下的小儿多见。因咳嗽症状可持续2~3个月以上,故名“百日咳”。

百日咳初与感冒相似,咳嗽、流涕,有时伴有低热。3~4天后,一般症状好转,干咳加重,尤其夜里咳嗽频繁。1~2周后咳嗽为痉挛性、阵发性发作,患者连续咳嗽不止,头部浅静脉充血,面红耳赤。剧咳之后出现特殊的高调鸡鸣吼声,大量的黏液或脓痰由气管排出,有时会伴有呕吐。

如能早期给于恰当的治疗和护理,可使百日咳的病程缩短,并减轻并发症。首先要给予有效的抗菌治疗,一般选用大环内酯类,疗程多数为7~14天。也可选用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恶唑等。其次是对症治疗,痉咳频繁且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时,可用祛痰剂或雾化吸入;夜间咳嗽剧烈而影响睡眠者,可给镇静剂。上述药物均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百日咳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肺炎,表现为发热、喘憋、鼻翼煽动、面色发青等;最严重的并发症为颅内出血及百日咳脑病。如患儿出现剧烈头痛、烦躁不安,小婴儿出现尖叫哭闹,或抽风昏迷,可能合并颅内出血;如患儿出现神志不清、失语、肢体瘫痪等症状,可能合并脑病,要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日常护理尤为重要 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室内不要吸烟。白天多安排室内或户外活动,保持患儿心情舒畅。避免哭叫、煤烟等不良刺激,减少痉咳的次数。给患儿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如面条、蒸蛋、米粥等,品种要多样。采用少量多餐的办法,喂食不可过急,食后少动,以免引起呕吐;饮食不可过凉或过热,以免刺激气管而咳嗽。注意孩子的口腔卫生,经常刷牙;年龄小的孩子用淡盐水擦拭口腔,以免发生口腔溃疡。痉咳发作时协助侧卧,坐起或抱起,轻拍背部,助痰排出。咳嗽引起呕吐时,要让孩子把头扭向一边,以免呕吐物进入气管,引起窒息;呕吐完了要给孩子漱口。

积极的应用药物预防 给新生儿注射白百破三联疫苗,提高免疫力。也可在接触患者或在疾病流行期间注射免疫球蛋白,同时大蒜液滴鼻或每日水煎鱼腥草10克,分3次口服,均有预防效果。疾病流行期间尽量不要带孩子去公共场所。

 

百日咳疫苗详细介绍

1906年由Bordet和Gegou确定此病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1932年Kendrick氏制成疫苗,证明能预防百日咳,经过60年的临床应用,证明疫苗使用是安全有效的。1972年日本Sato首先制出含有丝状血凝素(Filamentous Hemagglutinin,FHA)和百日咳毒素(Pertussis,Toxin,PT)两种保护性抗原的无细胞百日咳疫苗(无细胞百日咳组分疫苗)。从1981年起经大量儿童接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为了给适龄儿童接种方便、实用,各国将百日咳疫苗(包括无细胞百日咳疫苗)与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成百日咳疫苗、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加入氢氧化铝或磷酸铝作为佐剂,以保证疫苗的效力,并可降低某些接种反应。

[疫苗]

1、 吸附百日咳疫苗、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吸附百白破):由百日咳疫苗原液、精制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用氢氧化铝吸附制成,每毫升含百日咳菌8个效力单位(8EU,约折合45亿-90亿菌),精制白喉类毒素20絮状单位(LF),精制破伤风类毒素5LF。

2、 吸附无细胞百日咳疫苗、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由无细胞百日咳疫苗原液、精制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用氢氧化铝吸附制成。每毫升含无细胞百日咳抗原15-18ugPN,精制白喉类毒素25-30LF,精制破伤风类毒素7-14LF。

3、 吸附百日咳疫苗、白喉类毒素混合制剂(吸附百白):由百日咳疫苗原液、精制白喉类毒素用氢氧化铝吸附制成。每毫升疫苗含有百日咳菌8EV,精制白喉类毒素20LF。

[接种对象]

吸附百白破和吸附无细胞百白破均为3个月-6周岁儿童作全程免疫用。

吸附百白为6周岁以下儿童已经全程免疫后作为加强免疫用。

[禁忌]

1、 有癫痫、神经系统疾患及抽风史禁用。

2、 急性传染病(包括恢复期)及发热者暂缓注射。

3、 儿童免疫制剂、成人禁用。

[反应]

1、 局部可出现红肿、疼痛、发痒或有低热、疲倦、头痛等。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即自行消退。偶见过敏性皮疹、血管性水肿。

2、 无菌性化脓。多系注射过浅或疫苗未摇匀,硬结不能吸收而形成注射部位化脓。

3、 若全向反应较重,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

4、 吸附无细胞百白破无论全身或局部反应极低。

[效果]

百日咳疫苗有良好预防效果,是最先纳入计划免疫的疫苗之一。经广泛应用后发病率明显下降,免疫后的血清抗体凝集效价在1:320(保护水平)以上者可达80%-90%。无细胞百日咳疫苗可达到90%以上。

[效果事项]

1、 因系吸附制剂,放置后出现沉淀,使用时必须充分摇匀。

2、 制品不能冻结,冻结后出现凝块,不能使用。

3、 采用肌肉注射,局部可能有硬结,可逐步吸收,注射第2针时应更换另侧部位。

4、 应备有1:1000肾上腺素,供偶有发生休克时急救用。

5、 注射第1针后出现高热、惊厥等异常情况者,不再注射第2针。

[贮运条件和效期]

含百日咳疫苗的各种制剂于2℃-8℃贮运,不能冻结。

吸附百白破和吸附百白的效期至吸附之日起1年半。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自破附之日起2年。

 

打“百白破”的注意事项

百白疫苗就是百日咳菌苗、白喉类毒素的混合制剂。百日咳是小儿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由百日咳杆菌引起。典型症状是出现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婴儿易并发肺炎。白喉病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表现为呼吸道粘膜的局部炎症及白膜形成,以及由白喉杆菌毒素引起的全身中毒症状,可并发心肌炎及末梢神经麻痹。为了预防这两种病,最好在婴儿出生后6个月进行百日疫苗的预防注射,第一次注射0.5毫升每隔4~6周注射第二次和第三次,每次1毫升。2岁左右注射1毫升,到4~5岁再注射1毫升。

打“百白破”预防针要注意什么?  百日咳菌苗、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简称“百白破”。生后3个月即可开始接种。一般采用皮下注射法,将它注射在左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第一年为基础免疫,共注射3次,每次间隔1个月。1岁半到2岁时加强一次。以后小学一年级、初中三年级时,用精制白喉、破伤风类毒素分别进行加强。

在接种前后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有大脑发育不全及常发生高热惊厥或抽痉者(如:癫痫),不能接种“百白破”疫苗,但可以接种白喉、破伤风类毒素。

(2)注射后有抽搐者,下次不能再注射“百白破”,但可以接种白喉、破伤风类毒素。

(3)注射后局部可有轻微红肿、胀痛和硬块;少数儿童可有低热、疲倦等全身反应;个别儿童可能出现腹泻、湿疹;荨麻疹等变态反应,以上这些都不能成为以后不再接种“百白破”的理由。接种后所引起的反应,只要适当休息,作一般对症处理(如:服退热片、止泻药、抗过敏药等),一般在2~3天内反应很快会消失。

注射百白疫苗时应注意:

①发烧、患急性疾病、过敏体质或有神经系统病史(脑炎、癫痫、脊髓灰质炎等)的患者禁用。

②婴儿注射百白疫苗后易感染流行性乙型脑炎和脊髓灰质炎,故在这两种病流行期间,不应接种疫苗。

③患有心、肝、肾疾病以及活动性结核、糖尿病、重症消化不良者,均忌用。

 

返回专栏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