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中医宝典专栏病症鼾症病因
 
专栏



鼾症病因

目录
疾病名称
为什么会打呼噜?
鼾症的病因
鼾症的危害
单纯性打鼾
打鼾自己不知道,这里有自测方法
打鼾的危害到底有多严重
打鼾的知识你知道多少?
打鼾诱发的原因

 

疾病名称

鼾症,又称打呼噜、打鼾、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为什么会打呼噜?

引起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原因很多,有全身性的疾病,如肥胖、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肢端肥大症等内分泌系统及神经系统疾病;此病也能由咽部窄小或阻力增高引起,如鼻中隔偏曲,鼻息肉,扁桃体肥大,咽部松弛,悬雍垂过长。舌体肥大,舌根部肿瘤、舌后缀,颌面部发育畸形,如小颌畸形等。小儿多由于扁桃体肥大及腺样体肥大 。 医学研究证实,打呼噜发生的主要原因为鼻和鼻咽、口咽和软腭及舌根三处发生狭窄、阻塞,再加上睡眠时咽部软腭松弛、舌根后坠等导致气流不能自由通过咽部的气道,振动咽部软组织就会发出一种巨大的鼾声--打呼噜。

人在睡眠时全身放松,如果鼻咽喉这三个部位有阻塞,气流冲击狭窄的部位,引起共鸣腔的振动而发出不同程度的响声。气道阻塞越重呼噜声就越响,当阻塞的程度较重时,就会出现吸气困难乃至呼吸停止,继而缺氧和二氧化碳潴溜,血液内为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刺激中枢发出指令,呼吸肌强烈运动,将肺内的气体排出,然后深吸一口气,这就形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由于体内缺氧和二氧化碳潴溜,全身各个部位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尤其是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心率失常,心肌受损,高血压,白天精神萎靡不振,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低下。

打呼噜严重危害自身健康,由于打呼噜时频繁出现呼吸暂停,使大脑严重缺氧,患者出现口干舌燥、头昏脑胀、困倦瞌睡而影响工作和学习。尤其对中老年患者、长期打呼噜可导致心律失常、血压增高、心肌梗塞、脑溢血、内分泌紊乱及精神神经疾患。打呼噜时呼吸及心跳骤停可导致在睡眠中猝死。打呼噜已严重威胁到生命健康。

 

鼾症的病因

上呼吸道壬何解剖部位的狭窄或堵塞,都可导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一)真腔及咽、喉部病变前鼻孔狭窄或闭锁,鼻中隔偏曲,鼻息肉,肥厚性鼻炎,变应性鼻炎,鼻腔各种良性或恶性肿瘤;鼻咽炎,腺样体肥大,鼻咽部闭锁或狭窄,扁桃体月巴大,悬雍垂过长或肥大,咽部肿瘤,咽肌麻痹;会厌炎,会厌囊肿,会厌肿瘤,声门上水肿,声带麻痹,喉埃,喉软骨软化;以及颈部的甲状腺肿和其他原发性或转移性肿块压迫等。

(二)口腔病变

以舌的病变影响为甚,如巨舌症,舌肿瘤,舌根部异位甲状腺,继发于粘液性水肿的舌体增大,用咽瓣修复胯裂的部分病人。

(三)某些先天性领面部发育畸形如

①Piene—Robin综合征,其特征为小颌、脖裂、硬腰高拱、舌下垂等。

②Prader—Willi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肥胖,面部畸形,性功能低下,智力迟钝等。

③Down综合征,有鼻梁低平,上颁发育不全、下领圆小、高腰弓、智力迟钝等待点。

④Treacher—C011ins综合征,表现为下颌与面骨发育不全,如下险缺损、眶上缘畸形、小颌、额面骨下陷、腰裂、会厌畸形及耳畸形等。

⑤Crouzon综合征,主要有颅面骨发育不全,鼻梁低宽,钩形鼻鼻孔,鼻腔狭小,鼻中隔偏曲,上领下陷,上唇短缩,硬胯高拱,下颌骨大而突出等。

⑥Hurler—Scheie综合征,其临床特征介于Hurler综合征与Scheie综合征之间,特点为颊后缩(小颌),症状有智力迟钝、抹儒症、多种骨发育不全、角膜混浊、耳聋等。

(四)全身性疾病

肢端肥大症引起舌体增大,甲状腺功能减退所致的粘液性水肿,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性咽峡炎,女性绝经期后的内分泌紊乱以及肥胖症等,均易导致OSAS。肥胖者易发生OSAS的原因可能为:

1.此类病人舌体肥厚,且软聘、悬雍垂和咽壁有过多的脂肪沉积,易致气道阻塞。

2.咽腔开放程度与肺的体积变化有关,肥关,肥胖者能明显减少肺体积,从而产生肥胖性肺换气不足综合征;此征可能是腹腔脂肪的增多导致其容量增加,使横幅升高,又因脂肪沉积在隔肌和肋间肌,降低了呼吸动作的力度,故易引起本征。

Fairbanks(1987)认为造成打鼾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主要原因有四点:

1.腭肌、舌肌及咽肌的张力不够,在呼吸周期的吸气期,不能保持气道的开放。

2.软腭、悬雍垂过长,呼吸时导致鼻咽气道狭窄,并发生振动。

3.咽腔有占位性病变.从而侵占了咽部气道。

4.鼻腔通气受限,在吸气期可使塌陷性的气道部分产生更大的负压。

 

鼾症的危害

打呼噜是健康的大敌,由于打呼噜使睡眠呼吸反复暂停,造成大脑、血液严重缺氧,形成低血氧症,而诱发高血压、脑心病、心率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甚者发生猝死。

 

单纯性打鼾

有的人睡觉时发出的鼾声均匀而规律,声音高低一致,—般不伴呼吸暂停,称之为单纯性打鼾。 人们最早认识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时候,认为单纯性打鼾对患者的健康没有什么危害,因而称之为“良性打鼾”。进一步的临床观察发现,许多不符合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诊断的打鼾患者仍然出现白天哈欠连天、困倦不适、工作能力下降等症状,这些与典型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十分相象。 同步监测打鼾者的睡眠及呼吸情况,发现某些人的睡眠脑电图频繁出现醒觉波,持续时间从数秒到数十秒不等,很难进入较深的睡眠期,深睡眠时间缩短,睡眠效率降低,醒觉波的出现与间歇性的上气道阻力增高相关,经过耳鼻喉科手术或其他手段有效地治疗后,睡眠时上气道阻力降低,白天的不适感觉随之改善或消失。这就是所谓的“上气道阻力综合征”。 除了睡眠不好外,单纯打鼾者的呼吸功能也受到影响,虽然正常人夜间睡眠时通气量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相对来讲,打鼾者睡眠时通气量的下降幅度更大,以致血液里的氧气有时会出现间歇性降低。打鼾者还容易出现睡眠时张口呼吸,干燥的冷空气不经鼻腔的温暖、湿润而直接进入咽喉部、气管内,它们的刺激可导致原有哮喘病的患者出现急性发作夜间哮喘。

 

打鼾自己不知道,这里有自测方法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可以从呼噜声中听说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那么,呼噜声中隐藏的危险信号,你会分辨吗?哪些呼噜是好的,哪些又是不好的,需要立即就诊的呢?

医生说,并不是所有的打呼噜都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鼾声均匀有规律,声音高低一致,大多数是因药物的作用,或饮酒过量,或过度疲劳等引起,这是“好呼噜”。

但鼾声不均匀,有呼吸暂停现象,就不是好呼噜,尤其是一些人打呼噜时,打着打着,突然没有声音,那就得警惕了。他很可能得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通俗地讲,睡眠呼吸暂停就是睡眠时发生的呼吸暂时停顿。

打鼾者如果有以下几种情况就应立即就诊:

1.尽管睡了一整夜,醒来仍然感到十分疲惫;

2.夜间反复憋醒,不自主翻动,甚至昏迷抽搐;

3.醒来后头痛,且口干舌燥;

4.白天总是困倦或打盹,甚至在工作或开车时睡着;

5.暴躁易怒,睡醒时血压更高;

6.注意力不易集中或记忆力下降。

如果发现亲人和朋友打“坏呼噜”就要劝他早点去医院,严重的话,医生会进行手术,或装呼吸器,帮助呼吸。

而在平时,我们可以尽量采用侧卧位睡眠;戒酒、戒烟,当然肥胖是最容易导致这种病的,所以要加强锻炼,减轻体重;保持鼻腔通畅。治疗过敏、鼻息肉或其他会造成鼻腔阻塞的疾病,将有助于减轻打鼾和睡眠呼吸暂停。

 

打鼾的危害到底有多严重

1994年4月在北京召开的国际鼾症研讨会上,各国专家、学者把打呼噜确定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是病症,是症候群,与27种疾病有关。如何界定呢?每停顿10秒以上为一次呼吸暂停。睡眠一小时,有5次以上大于10秒的停顿,或睡眠7小时中,大于10秒的停顿在30次左右,即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它对人体的危害极大,人的一生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正常人在睡眠时呼吸均匀,氧气摄入量满足身体各部位的需要。而每晚7小时睡眠,呼吸暂停的人则有300-400秒处于无氧吸入状态,血氧浓度低于正常值约8-10%,这样夜复一夜,年复一年,支离破碎的睡眠,使氧气摄入明显减少,身体各重要部位缺血缺氧,诱发各种严重疾病,如果脑细胞组织持续缺氧4-6分钟就会引起脑细胞的不可逆性死亡。53%的患者脑血管意外发生在夜间睡眠时,近来研究表明打鼾与呼吸暂停是脑血管病一个独立的发病诱因,是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打呼噜在夜间死亡率急剧增加,未经治疗的打呼噜,病史在5年左右的死亡率为11% -13%,每小时呼吸暂停大于15次,8年打呼噜病史者,死亡率37%,因丈夫打鼾而有72.5%的妻子每晚睡眠少1-2小时,或有30.6%从鼾声中惊醒。9.7%的妇女因丈夫的鼾声而导致神经衰弱(因为打呼噜造成婚姻破裂的无从考证)。由此可知,打呼噜绝不是正常现象而是严重疾病,是诱发其它疾病的罪恶之源。

睡觉打呼噜是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大多数人知道打呼噜会影响别人休息,但北京鼾症专科研究中心的专家提醒,打呼噜还可能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危险信号,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许多危害。

据专家介绍,打呼噜在医学上称为打鼾,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一个主要临床表现。它不仅可导致打鼾者白天嗜睡、疲惫,而且可能与某些呼吸系统疾病和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关。

专家表示,如果晚上打鼾,且伴有以下症状,则是身体发出的危险信号,需立刻治疗:睡眠打鼾、张口呼吸、频繁呼吸停止;睡眠反复憋醒、睡眠不宁、诱发癫痫;睡不解乏、白天困倦、嗜睡;睡醒后血压升高;睡眠浅、睡醒后头痛;夜间睡眠心绞痛、心律紊乱;夜间睡眠遗尿、夜尿增多;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工作学习能力降低;白天似睡非睡,工作、开会、吃饭时也难以抑制的入睡;阳痿、性欲减退;老年痴呆。

除了治疗外,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采取下列办法减轻打鼾症状:睡觉采取侧卧位,改变习惯的仰卧位睡眠;睡前尽量不要饮酒,不要喝浓茶、咖啡,也不要服用某些药物,因为酒精、镇静剂、安眠药以及抗过敏药物都会使呼吸变得浅而慢,并使肌肉比平时更加松弛,导致咽部软组织更容易堵塞气道;养成定期锻炼的习惯,减轻体重,增强肺功能。

专家还特别提醒,打鼾者如有吸烟的习惯则需立即戒烟。因为只有保持鼻咽部的通畅,才能减轻鼾声,而吸烟对鼻腔黏膜的刺激只会让已经堵塞的鼻腔和呼吸道变得更加糟糕。此外,打鼾者还应预防感冒并及时治疗鼻腔堵塞性疾病。

 

打鼾的知识你知道多少?

打呼噜在医学上称为打鼾,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一个主要临床表现。普通打呼噜者的呼噜声均匀规律,一般在平卧位睡眠、劳累或饮酒后出现,均匀打鼾别紧张。如果呼噜声响亮而不规律,时断时续,声音忽高忽低,就标志着气道狭窄加重,有气道阻塞发生,便会引起呼吸暂停。 如果呼吸暂停一夜发生30次以上,或平均每小时发生5次以上,患者就会反复从睡眠中憋醒,医学上将之称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睡眠呼吸暂停频繁发作,导致动脉血氧分压下降,二氧化碳分压增高,发生呼吸性酸中毒,出现气促,发绀,烦躁不安等症状,严重者发生呼吸突然停止。长期的缺氧又会导致心力衰竭,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甚至出现心律紊乱,心脏停止。心律失常是睡眠中瘁死的主要原因。专家表示,如果晚上打鼾,且伴有以下症状,则是身体发出的危险信号,需立刻到医院就诊:睡眠打鼾、张口呼吸、频繁呼吸停止;睡眠反复憋醒、睡眠不宁、诱发癫痫;睡不解乏、白天困倦、嗜睡;睡醒后血压升高;睡眠浅、睡醒后头痛;夜间睡眠心绞痛、心律紊乱;夜间睡眠遗尿、夜尿增多;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工作学习能力降低;白天似睡非睡,工作、开会、吃饭时也难以抑制的入睡;阳痿、性欲减退;老年痴呆。

引起打鼾的原因有多种,有中枢性、周围性(阻塞性)、混合性之分。中枢性的往往与大脑有关,周围性的往往与鼻子、喉咙、舌头、软腭等等有关,混合性的话是指二种情况都有。打鼾者的气道通常比正常人狭窄,白天清醒时咽喉部肌肉代偿性收缩使气道保持开放,不发生堵塞。但夜间睡眠时神经兴奋性下降,肌肉松弛,咽部组织堵塞,使上气道塌陷,当气流通过狭窄部位时,产生涡流并引起振动,从而出现鼾声,严重时呼吸可以暂时停止,从而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呼吸通道狭窄主要是指气管平面以上的上呼吸道狭窄,可以引起打鼾甚至呼吸暂停,具体包括:鼻中隔偏曲,鼻息肉等引起鼻部狭窄。咽部狭窄:扁桃体肥大,咽部松弛,悬雍垂过长。舌体肥大,舌根部肿瘤、舌后缀等引起咽腔狭窄。颌面部发育畸形,如小颌畸形等。老年期组织松弛,肌肉张力减退,导致咽喉壁松弛、塌陷,引起打鼾。此外,打鼾更常见于肥胖的人。打鼾的同时出现一段时间憋气,是一种病症,应立即到医院检查。

打鼾的病人的治疗要根据不同的原因进行不同的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采取下列办法减轻打鼾症状,改善睡眠质量:(1)白天不要过度劳累。(2)睡觉采取侧卧位,改变习惯的仰卧位睡眠。(3)睡前不要从事刺激的活动,让情绪太过激昂影响睡眠;睡前尽量不要饮酒、喝浓茶、咖啡,也不要服用某些药物,因为酒精、镇静剂、安眠药以及抗过敏药物都会使呼吸变得浅而慢,会让肌肉更加松弛,因而更会堵住呼吸道。(4)减肥:肥胖者的鼻息肉通常也较肥大,而且喉咙和鼻子内的肉也较肥厚,比较容易堵塞住呼吸道。(5) 养成定期锻炼的习惯,增强肺功能。此外, 专家还特别提醒,打鼾者如有吸烟的习惯则需立即戒烟。因为只有保持鼻咽部的通畅,才能减轻鼾声,而吸烟对鼻腔黏膜的刺激只会让已经堵塞的鼻腔和呼吸道变得更加糟糕。打鼾者还应预防感冒并及时治疗鼻腔堵塞性疾病。

 

打鼾诱发的原因

1、鼻部原因:鼻中隔偏曲,鼻息肉,鼻甲肥大,鼻粘膜充血肥厚、慢性鼻炎等。

2、咽部原因:扁桃体及腺样体增大肥大,悬雍垂肥大,软腭肥大低垂,舌体肥大。

3、先天性解剖畸形:下颌骨发育畸形 ( 如小颌畸形 ) ,下颌骨后缩等。

4、机能性原因:白天清醒时气道正常,睡眠时气道周围肌肉张力减低,加之仰卧 时舌根后坠,造成气道狭窄而出现打鼾。

由于呼吸道最易阻塞的部分在口咽部及喉咽部,而且常常两个部位同时塌陷,因此又以上述咽部原因及先天性解剖畸形为打鼾的主要原因。

除以上造成呼吸道狭窄的直接原因外,还有其它一些间接原因导致打鼾。

肥胖:肥胖者颈部沉积了过多的脂肪,引起呼吸道的狭窄。

性别: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女性发生率低可能与女性激素有关。

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上气道出现粘液性水肿引起气道狭窄,再加之呼吸中枢对低氧,高二氧化碳刺激的敏感性下降,引起打鼾或加重打鼾。

肢端肥大症: 舌体增生肥大,引起气道狭窄。

饮酒及服用镇静安眠药:抑制呼吸,加重打鼾。

吸烟:引起上呼吸道炎症水肿,引起气道狭窄。

遗传:常可见到家族性打鼾患者。

年龄:随年龄增长,打鼾发生率也上升,这与老年肥胖,神经肌肉功能减退等因素有关。

 

返回专栏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