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与中医
- 目录
- 脑血栓患者高血压的中西药治疗
-
- 有哪些活血化瘀的中药可用来治疗脑血栓?
-
- 银杏叶制剂为什么可用于治疗脑血栓?
-
- 安宫牛黄丸和再造丸是治疗脑血栓的特效药吗?
-
- 怎样用针灸疗法治疗脑血栓?
-
- 怎样用穴位药物注射疗法治疗脑血栓?
-
- 气功对脑血栓的康复有什么作用?
-
- 什么叫体态功能锻炼康复法?
-
- 豨莶至阴汤可治脑血栓
-
- 五虫四藤汤治疗血瘀阻络型脑血栓
-
- 固本复元汤治疗气虚血滞,瘀痰阻络型脑血栓
-
- 玉竹钩藤汤治疗脑血栓
-
- 钩军汤治疗脑血栓
-
- 治疗脑血栓的偏方2则
-
- 钩军汤治疗肝阳挟热上犯型脑血栓
-
脑血栓患者高血压的中西药治疗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及心脏病等是目前已知脑血栓的危险因素,同时也是复发性脑血栓的危险因素。而且后者存在这些危险因素的程度更严重。因此,针对这些危险因素除了进行非药物性调整外,需积极针对危险因素进行防治性药物治疗。
汇总资料分析结果显示,合理调控血压治疗可使脑血栓复发的风险降低29%。理想血压应在120/80mmHg以下。当血压波动在120~139/80~89mmHg时,属于正常高值。当血压3天之内重复测量三次≧140/90mmHg时,高血压病有可能确诊了。由于近70%的脑血栓为高血压所致,所以高血压被认为是脑血栓最危险因素之一。从新近一期《美国医学杂志》资料获悉,对于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高危患者,收缩压每降低1~3mmHg,脑血栓的相对危险性即可下降20~30%,从这个数据就可以看出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性。因为动脉血压的增高,实际上是形成对血管壁的损伤性挤压,日久必导致血管内皮损伤,随之血管内壁变成凹凸不平,使血管腔变窄,对血栓再次形成提供方便。同时被过高血压长期挤压的血管日久即会产生硬化,硬化了的血管显然也是导致血栓形成的一个条件。首发脑血栓后血压水平高于160/100mmHg,可加快加重动脉硬化发展的速度和程度,血压越高发生脑血栓或复发脑血栓的机会越大。
对于综合性防治高血压专家建议:改变生活方式,限盐/低脂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控制体重,增加活动,戒烟限酒等;在脑血栓恢复期有高血压病而未有效控制者,必须在医生指导下坚持合理有效地服用降压药物。同时应注意:脑血栓后过高的血压宜逐渐平缓降压,过低过快降压会导致脑血流低灌注,势必会促使血管内血流停滞不前而形成血栓,这也是脑血栓后痴呆的发生基础。而且要坚持定期测量血压,调节用药剂量,切不可自己随便加大剂量。
高血压治疗目标:应降至140/90mmHg;老年人收缩压降至150mmHg以下;糖尿病、肾脏病患者宜130/80mmHg以下。目前还不能确定急性脑血栓发生后开始降压治疗的最佳时间,但至少在1-3周再开始降压治疗可能比较合适。这为评估大的脑动脉的状态留出了充分的时间,因为降低动脉高度狭窄的病人的血压可能对病人不利。
有效降压的药物:复方降压片:一次1-2片,一日2次;珍菊降压片:一次2片,一日3次;
有效防治脑血栓的中西药合理并用:抗血小板聚集-拜阿司匹林:每晚75毫克;活血化瘀,芳香开窍降脂抗凝中药-天欣泰血栓心脉宁片:一次2片,一日3次。
营养,保护脑细胞:复方脑蛋白水解物片:一次4片,一日3次(癫痫患者禁用)。
有哪些活血化瘀的中药可用来治疗脑血栓?
根据祖国医学经验,脑血栓是由血瘀阻塞经络所造成的疾病,属于“瘀血症”的范畴,主张用活血化瘀的方法来治疗。我国中西医共同研究证实了活血化瘀药物是治疗本病的一种有效的方法。这些治疗方法已被推广应用,并引起了国外医学家们的重视。
用现代医学的方法研究活血化瘀中药的药理作用发现,很多药物如丹参、川芎、当归、红花等都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心脑血液循环和增加血流量的作用。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有的活血化瘀药物能使聚集在一起的血小板分散,而后者是凝血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这类药物有防止血凝的作用。近年来,对中药的剂型也作了改进,并已成功地将某些中草药做成针剂,便于推广和在急症中应用。常用的活血化瘀药物有以下几种:
1、川芎嗪注射液:川芎嗪是从川芎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四甲基吡嗪),具有活血行气的作用。常用的剂量为川芎嗪80毫克,加入500毫升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点滴,每日1次,7~10日为1个疗程。肌内注射每次40毫克,每日1次,7~10日为1个疗程。
2、复方丹参注射液:主要含丹参和降香,有活血、祛痰、通经络的作用。常用剂量为4毫升~6毫升,加入500毫升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点滴,每日1次,7~10日为1个疗程。肌注每次4毫升,每日1次,7~10日为1个疗程。
3、红花:红花的乙醇提取物,体外有抑制二磷酸腺苷和胶原诱导的兔血小板的聚集作用,对已聚集的血小板尚有明显的解聚作用。同时,红花也有抗体外血栓形成的作用。
4、当归:当归对血小板的粘附、聚集和释放功能均有抑制作用。其水提取物在体外或静脉注入时均可抑制二磷酸腺苷或胶原诱导的大鼠血小板的聚集。当归的有效成分为阿魏酸钠,对各种诱导剂引起的血小板聚集都有抑制作用。临床研究中观察到,脑血栓患者静脉滴注当归注射液后,血小板粘附性减低,电泳时间缩短,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电泳减缓率下降。
5、补阳还五汤:中药汤剂也是治疗脑血栓的有效方法其中最著名的方剂之一是补阳还五汤,许多中成药也由此方剂演化而来。补阳还五汤的方剂组成为:黄芪15克~30克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地龙各9克。黄芪补中益气,兰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地龙祛风通络。因此,补阳还五汤的主要作用是活血化瘀,对脑血栓的治疗具有较好作用。血压偏高者黄芪可减量,血压偏低者黄芪可加量。每日1剂,水煎后分2次服用。
银杏叶制剂为什么可用于治疗脑血栓?
银杏叶又名白果树叶、公孙树叶或飞蛾叶等,是银叶科植物银杏树的干燥叶。具有益心敛肺、化湿止泻的功效。我国民间早在五千年前就已将其作为药用。近代研究发现,银杏叶中含黄酮类、萜类、酚类、氨基酸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改善脑血循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解除平滑肌痉挛等多种药理作用。主要应用范围是因血管老化和脑血管供血不足所致的眩晕、耳鸣、头痛、记忆力不良、听力障碍、失眠和精神不振,对高脂血症也有一定疗效。北京医院等通过临床观察,证实银杏叶制剂之一金纳多,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总有效率为87.1%,显效率61.4%,是治疗脑血栓的具有广阔前景的药物。银杏叶制剂的药理作用是:
1、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银杏叶的乙醇提取物能对抗肾上腺素引起的兔耳血管收缩。将该提取物注入离体的兔耳血管中,兔耳立即出现血管扩张,血流量显著增加,持续30分钟以上。银杏叶注射液还可使猫和狗的脑血流量增加,降低脑血管阻力和心肌耗氧量。
2、降低血脂:用银杏叶的乙醇提取物总黄酮给大鼠腹腔注射40天后,可使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明显降低。人工合成的各种类型的降血脂药物均能引起肝肿大、过氧化物酶增多等不良反应,而天然黄酮类药物降血脂则无以上副作用,故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3、对血小板活化因子的拮抗作用:血小板活化因子是一种内源性磷脂,参与各种不同的生理病理反应,如血小板聚集、炎症反应、血管扩张及有些介质释放引起的反应。而银杏叶中的萜内酯类物质对血小板活化因子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故一定浓度的银杏叶制剂能对抗血小板活化因子所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等,抑制血栓的形成。
4、抑制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作用:自由基引起的脂质过氧化作用是促使人体早衰的原因之一,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银杏叶中的有效成分黄酮类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剂,可使类脂质过氧化受抑,临床上可将其应用于与自由基有关的各种疾病。
国内目前使用较多的银杏叶制剂有银可络、金钠多、天保宁和百路达等。
安宫牛黄丸和再造丸是治疗脑血栓的特效药吗?
中医在治疗中风病时,有时应用安宫牛黄丸和再造丸。实践证明确有一定疗效,因这两种药价格昂贵,常被人们误认为是治疗中风的特效药而广为流传。殊不知,任何药物都要看它用得是否对症,如果使用不当,非但无效,反受其害。
脑血栓属中医中风范畴,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又可分为风阳阻络、风痰阻络、痰热腑实、气虚血瘀、肾虚精亏等证,这些病证均有不同的治疗方法。
安宫牛黄丸具有清热解毒、开窍镇痉的功效,对高热昏迷有治疗作用。此药不仅用于中风,还常用于乙脑、流脑、中毒性痢疾等疾患,但不论何种疾病,用时必须对症,否则难以奏效。
再造丸具有祛风化痰,舒筋活血的功效,对脑血栓恢复期的半身不遂有一定疗效。但是,对半身不遂治疗的方法还有很多,功能锻炼更为重要,药物也有多种,功效不一定比再造丸差,所以认为再造丸特效的观点也是片面的。
另外,有些脑血栓昏迷患者,牙关紧闭或呕吐频繁,根本无法服药,如勉强灌下去,则有吸入气管引起窒息的危险,造成严重的并发症。对这类病人,千万不要随意灌药,应及时把病人送到有条件的医院进行抢救。
怎样用针灸疗法治疗脑血栓?
用针灸疗法治疗脑血栓,医学文献记载颇多,理论和经验也相当丰富。无论在急性期抢救,还是在恢复期对半侧肢体瘫痪、嘴歪舌斜、言语不利等,针灸都是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针灸的方法和种类很多,这里仅对治疗脑血栓常用的体针和头针简单作一介绍。
1、体针疗法:体针是针法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电针、耳针、穴位注药和按摩的基础。应用穴位多、治疗面积广,一般所说的“针灸”,多指体针而言。治疗时可根据临床辨证选取穴位,每次取4~8个穴位。如:①半身不遂:以大肠、胃经俞穴为主,辅以膀胱、胆经穴位。初病时,仅刺患侧。病程较久者,可先刺健侧,再刺患侧。上肢可取肩髃、曲池、尺泽、手三里、合谷、内关,下肢可取环跳、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等穴。脑血栓发病之初,可用手足12针,即双侧曲池、内关、合谷、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共12穴。脑血栓后遗症时,其腕踝难伸、肘膝拘挛,可采用手足12透穴,用6厘米~9厘米的长针透穴强刺12透穴:肩髃透臂臑、腋缝透胛缝、曲池透少海、外关透内关、阳池透大陵、合谷透劳宫、环跳透风市、阳关透曲泉、阳陵泉透阴陵泉、绝骨透三阴交、昆仑透太奚谷、太冲透涌泉。②失语:可取穴哑门、百会、通里、颊车透地仓、廉泉、金津、玉液等。
2、头针:是根据大脑功能定位在头皮的投影部位将头皮划分为若干刺激区,针刺这些区域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针灸疗法。半身不遂者可取患肢对侧头部的运动区和感觉区。失语者则取对侧语言区。方法为捻针,速度200次/分,连续3分钟,停针5分钟,反复3次后出针。也可连接针麻仪,适当加强刺激,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间隔3日后可行第2个疗程。
针灸治疗对于脑血栓的半身不遂和语言障碍,确有一定疗效。但应再次强调,脑血栓的治疗必须采用综合疗法,在针灸治疗的同时,必须配合肢体和语言的康复训练,方能取得更好疗效,若一味针灸而不活动,或活动方法不对,则难以取得预期效果。
怎样用穴位药物注射疗法治疗脑血栓?
穴位药物注射疗法是指在人体穴位中注射有关药物,通过针刺和药物对穴位的刺激及药理作用,调整人体生理功能,改善病理状态的一种治疗方法。是对针灸疗法的进一步补充和发展,对治疗脑血栓所引起的半身不遂和失语也有一定疗效。
1、注射部位:在偏瘫肢体及臀部、腰部等肌肉比较丰厚的部位选取穴位、交替注射。常用的穴位有肩骨禺、肩前、肩后、曲池、手三里、肾俞、环跳、风市、阳陵泉、足三里等。
2、注射方法:取消毒针具吸入有关药物,选定穴位并常规消毒,将针头按针刺疗法进针的角度和方向,刺人皮下肌肉层一定深度,轻慢提插,获得针感,在回吸无血时,将药液缓慢少量推入。每穴位注药量一般为0.3毫升~0.5毫升。每次取穴3~4个。每日1次,15次为1个疗程,间歇2~3日,可再行第2个疗程。
3、常用药物:一般用中西药物针剂,如维生素B1、维生素B12当归针、田七针、川芎嗪针、三磷酸腺苷及其它治疗脑血栓的肌内注射药物。原则上每次仅用一种药物,尽量减少混合使用药物,以防不良反应。
4、注意事项:术者必须熟悉所选药物性能及药理作用、每次用量、用药禁忌及其副作用等。对副作用较大的药物要慎用,并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同时切不可将药物注入关节腔内,以免引起关节炎症。
气功对脑血栓的康复有什么作用?
气功用于脑血栓等中风症的康复,早在我国隋唐时期即已开始。如隋朝的著名医家巢元方在其所著《诸病源候论》一书中,不但说明了中风的病因病机、症状表现,而且详细地记述了气功治疗本病的几种功法。
气功功法至今大约有一千余种,可谓是汗牛充栋,十分浩繁。但总的来说不外乎是释、道、儒、医、武术、民间几大类。这几大类功法都强调意、气、力的结合,其中“意”是关键。
气功在意(主要是意识)的控制下,使大脑处于弱兴奋状态,使脑部血液循环、脑电图、神经系统的功能活动进行有序的“自我调整”,从而可改善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功能活动。但是,脑血栓患者,由于骤然的病变使本来能够自由活动的人突然变为肢体废用、言语不利,因而感到悲伤,对各种事物极为淡漠,意志消沉,失去信心,严重地影响其康复。气功通过凝神静思、意守存想的锻炼既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使之精神振奋,又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脑部的血液循环和功能状态。所以,气功对脑血栓是具有一定效果的自我康复疗法。
以气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无可厚非。但近年来,某些所谓的“气功大师”利用人们祛病强身的迫切愿望,肆意鼓吹气功包治百病,给气功蒙上神秘色彩,致使个别人走火入魔,癔病发作。也有人以“外气”给人治病,宣称可以治愈偏瘫云云,则纯属无稽之谈。
什么叫体态功能锻炼康复法?
体态功能锻炼康复法是采用坐、站、走的正常体态与负重矫形相结合,调控患肢,以动为主,动静相兼,逐步由被动过渡到主动的一种康复法。对锻炼残存的功能、养成代偿性运动,具有一定的作用。
1、坐态锻炼:患者在床上背靠墙坐好,腰部垫以被褥等物,抬头、挺胸、双足伸直,足下垂和足内外翻者在足蹠部垫以枕头或沙袋等,肌群痉挛者在下肢压以沙袋。双手自然下垂扶于床面。起初可由家属或医务人员扶持而坐,每日3次,每次1小时。待能够坐稳后,再改为盘膝坐,双手交叉抱于胸前。每日2次,每次1小时。
2、站态锻炼:患者下床后,常常感到患肢不能负重而无力或颤抖,久卧床者会感到头晕头胀,练习站立时间可适当缩短。
站立时可先离床不远缓慢站立,两脚放平,脚尖向前,足距与肩同宽。由家属或医务人员搀扶站立,每天2~3次。时间以不引起头晕或疲劳为准。待站立时间可以维持较久时,将患者扶至墙壁附近,靠墙而站,足距与肩同宽,两手扶以手杖或椅背,足跟距墙约10厘米。每日2次,时间1~1.5小时。然后锻炼左右手交替提放拐杖或扶椅背动作。
3、迈步锻炼:家属或医务人员站立于患者背后,用双手拇指勾住患者的腰带,掌心及其余四指分别向下向内压住髋部。让患者抬头、挺胸、收腹,左右交替向前移动脚步。移动时扶助者的掌心及四指同时推压,帮助迈步。每日1~2次,时间逐步增加。当患者能迈步行走时,不再扶助,让其独立行走。然后根据行走情况,将沙袋之类重物放在足背上,练习负重行走。从30克重量开始,逐渐增加重量,直至行走不费力时停止。
豨莶至阴汤可治脑血栓
【辨证】阴虚热亢,内风暗动,经脉血滞。
【治法】养阴清热,通经活血。
【组成】制豨莶草50克,干地黄15克,盐知母20克,当归15克,枸杞子15克,炒赤芍29克,龟板10克,牛膝10克,菊花15克,郁金15克,丹参15克,黄柏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任应秋方
五虫四藤汤治疗血瘀阻络型脑血栓
【辨证】血瘀阻络。
【治法】活血化瘀,通达脉络。
【组成】蜈蚣3条,地龙15克,忍冬藤15克,钩藤15克,乌梢蛇9克,地鳖虫9克,全蝎6克,鸡血藤25克,络石藤20克,黄芪90克,丹参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吕同杰方。
固本复元汤治疗气虚血滞,瘀痰阻络型脑血栓
【辨证】气虚血滞,瘀痰阻络。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养荣,化痰软坚。
【组成】黄芪15克,鸡血藤20克,丹参15克,黄精15克,海藻12克,玄参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赵益人方。
玉竹钩藤汤治疗脑血栓
【辨证】阴虚阳亢,肝阳化风,风痰阻窍。
【治法】滋阴潜阳,开窍化痰。
【组成】丹参12克,玉竹12克,女贞子12克,生牡蛎12克,钩藤12克,竹茹12克,白芍15克,麦冬9克,茯神9克,柏子仁9克,知母9克,远志6克,石菖蒲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李斯炽方。
钩军汤治疗脑血栓
【辨证】肝阳挟热上犯。
【治法】平肝化痰,泻实通腑。
【方名】钩军汤。
【组成】钩藤15克(后下),牡蛎30克(先煎),生石决明30克,生川军4.5克(后下),枳实12克,茯苓12克,黄芩9克,天竺黄9克,丹皮9克,炒槐花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治疗脑血栓的偏方2则
[方一]
制当归、白附子、僵蚕、全蝎各30克。共研为细末,每次3克,每日3次(饭前),用热黄酒送服。
[方二]
橘叶180克(鲜品),鲜生姜120克,鲜大葱80克。
制法:将上3味共捣烂如泥,入锅,加水蒸熟后,取适量贴于头顶处。
用法:每日1次,连用1-2个月。
钩军汤治疗肝阳挟热上犯型脑血栓
【辨证】肝阳挟热上犯。
【治法】平肝化痰,泻实通腑。
【组成】钩藤15克(后下),牡蛎30克(先煎),生石决明30克,生川军4.5克(后下),枳实12克,茯苓12克,黄芩9克,天竺黄9克,丹皮9克,炒槐花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张伯臾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