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中医宝典专栏兴趣词汇钩活术简介
 
兴趣词汇



钩活术简介

目录
钩活术——中医特异针疗法
钩活术适应症分为5类:
钩活术命名及理论

 

钩活术——中医特异针疗法

中华钩活术1986年萌芽,经过魏玉锁10年的潜心研究,于1996年临床应用,至2009年底已为9993例颈腰椎骨关节病患者解除病痛。卓越的临床效果,使钩活术迅猛发展……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许志仁司长(右)为魏玉锁颁发钩活术省级师资培训教师证书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许志仁司长(右)为魏玉锁颁发钩活术省级师资培训教师证书

第二期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省级师资钩活术培训班开幕式

第二期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省级师资钩活术培训班开幕式

钩活术临床应用专家鉴定会

钩活术临床应用专家鉴定会

第二届全国钩活术学术交流会组委会成员合影

第二届全国钩活术学术交流会组委会成员合影

魏玉锁在第二届全国钩活术学术交流会上做演示

魏玉锁在第二届全国钩活术学术交流会上做演示

魏玉锁出席河北省中医药学会钩活术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

魏玉锁出席河北省中医药学会钩活术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

钩活术创始人魏玉锁

钩活术创始人魏玉锁

由一位基层中医创立的中华钩活术,在实践中萌芽,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推广,在中医针灸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以底蕴深厚的指导理论、特色鲜明的临床技法和实践验证的显著疗效,激荡起创新发展的时代浪花,展示出绵延不绝的发展活力。

回顾中华钩活术的发展历程,勾勒其从稚嫩到成熟,从悄然萌芽、鲜为人知到跻身全国中医适宜技术之林的路线图,贯穿其间的是挖掘传统中医智慧的求索,是吸纳现代科技成果的果敢,是救死扶伤、济世活人的精诚大道。

中华钩活术,浸润于数千年传统之源头活水,演绎着“疗效就是硬道理”的颠扑不破的真理。诗言: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此之谓也。

 

钩活术适应症分为5类:

1.脊柱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椎管狭窄症、脊韧带骨化症、椎体及小关节骨质增生症、FBSS等。

2.脊柱相关疾病:颈心病、颈性头痛、颈性眼病、颈性鼻炎、颈性高血压、颈性低血压、 颈性自汗、颈性半身不遂、颈胃综合征、 颈胆综合征、颈性肩周炎、颈性网球肘等。

3.退变性骨关节疾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肩周炎、网球肘、腱鞘炎、腱鞘囊肿、跟骨刺等。

4.十二正经疾病:热病,背、腰、下肢病,妇科病,风湿病以及五脏六腑的其他疾病等。

5.奇经八脉疾病:神志病,腰骶病,背、颈、胸、腰部伤筋,乳腺病,蛇串疮,痹证,顽痹,局部病症等。

 

钩活术命名及理论

钩活术是利用中医针灸特异钩鍉针(钩九针)在相应穴位点上进行常规钩治的一种无菌操作技术。是在魏氏夹脊穴、华佗夹脊穴、骨关节特定穴、阿是穴、十二正经腧穴、奇经八脉腧穴、经外奇穴等全身穴位点按照不同部位采用不同型号的钩鍉针钩治,达到钩治法、割治法、挑治法、针刺法、放血法五法并用的操作技术。

钩活术命名根据是:利用的针具是钩鍉针(巨、中、微、水液类),所以第一个字是“钩”;利用特异针具达到了钩治法、割治法、挑治法、针刺法、放血法五法并用,把五种通法融在一起,“齐心协力”达到通的作用,“通”乃“活”也,所以第二个字是“活”;此操作过程是无菌操作,所以第三个字是“术”。“钩”有三个含义:

①使用的针具——中医特异钩鍉针;

②动词,通过钩治使局部减压、减张、疏通、松解、立平衡而治病;

③代表钩提过程中钩针运行的轨迹。“活”活跃灵活,活动自如,舒筋活络,经络畅通,使局部组织重获新生,使之活之意。“术”乃是无菌操作技术。

钩活术中医理论是一个“通”字,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以通为舒,以通为用,以通为常,以通为康。并利用四位五法而达到“通”之目的。四位:钩尖、钩刃、钩弧、钩板。五法:钩治法、割治法、挑治法、针刺法、放血法。钩鍉针在脊柱旁及各部位穴位点上减压、减张、松解、疏通,活血通络,畅通气机,重新建立(力)平衡,调节气血阴阳,畅通经络气机、阴阳平衡、上下平衡、内外平衡、五脏六腑平衡。“阴阳平,精乃至”,达康健。

 

返回专栏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