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读 作者: 梁文道 一种伙伴物种的关系。而这个关系里面又不止一种关系,还有很多种关系。比如以前美国军队用狗去越南进行残酷的战争,当年的欧洲人在美洲大陆用狗去猎捕印第安人,狗可以是人的凶器、可以是人的食物,当然,狗也可以是人的宠物、人的伙伴。 在人与动物的种种关系里面,哪一种关系才是最重要的呢?哈拉维认为这是不能够决定的。不同的关系决定了我们怎么看待动物。当人把狗看成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开始溺爱它的时候,这个关系就变成主人跟宠物的关系,久而久之,这个关系甚至垄断了我们人类对于狗的一切想象,觉得人除了把狗当宠物养之外任何别的关系都是不应该存在的。让它当警犬还勉强可以,当军犬或许也可以,但要吃则是万万不行的,即便是拿来当军犬,现在也有很多动物保护团体认为这是很不人道的。 哈拉维提出人跟狗的关系应该是更开放的,不能够只被一种关系所垄断。我们常常有这样一种想法,以为把狗好好地养起来,照顾好,对狗而言就是最好的状态了,其实这也只是一种人类自我中心的投射跟想法而已。就拿我们城市的流浪犬为例,我们看到流浪犬就觉得不对劲,要赶尽杀绝,因为我们已经有了假设:狗首先是“宠物”,狗不应该“流浪”,所以才有“流浪犬”这个说法,但是我们有没有放开点儿想想,狗跟人是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这个城市所在的地理空间是各种动物分享的,凭什么我们把所有不是被人圈养的、不是围在围栏里的动物都叫做“流浪动物”呢? 注释:《TheCompanionSpeciesManifesto》是哈拉维的第七本书。(TheCompanionSpeciesManifesto:Dogs,PeopleandSignificantOtherness,PricklyParadigmPress,2003)在这本书中,她把家犬看作是伴生种赛博格存在的一个最重要例子。她希望通过认真看待狗 人关系探究重要的他者,并通过研究自然和文化中狗、人世界来表明历史的重要性。她主要的目标是对人 动物关系以及其他自然和文化关系进行反思,以便更好地理解我们对技术科学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