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澜谈日本料理 作者: 蔡澜 日本人喜看“相扑”摔跤,它的最高荣誉是“横纲”。有些食店挂着许多木牌,写上客人的名字,谁最大吃,便是该店的“横纲”。 印象深刻的是在日本东北岩手县吃“碗子面”。叫一客面便有一女侍跟着服务,她献上几点海苔、鲑鱼子等简单的菜,将一个空碗放在客人面前,拿了由手排到臂十几碗面,然后“波”的一声将一碗只有一口份量的面条倒在客人碗中。客人吞下,“波”又来一碗。“波、波”二碗。“波、波、波”三碗。你一停下来,她便一直“吃罢,吃罢”地催促你。这种面条吃起来味道像拖地扫把,但是不知吵觉,已经吃了四五十碗。让你吃胀到鼻孔,她也不放过你。 该店男“横纲”的记录是一百六十碗,女“横纲”一百三十,虽然你比不上他们大吃,但店里也发给证明书,叫你再试。 向女侍说,你不要老拿着碗,放在桌上我慢慢吃。她回答说,这种碗是没有碗脚的,放就倒,不迫你吃不行,“波”又是一碗。 面食传到日本,已改为他们口味。最初只是以酱油为汤,上面加几片笋干,面本身也相当的硬。 后来他们变本加厉,学会放几片叉烧和菠菜,再撒点葱花。 北海道天气寒冷,日本人更发明了所谓的“札幌拉面”。 它的特色是用大汤碗上桌,汤的原料三种:酱油、面酱和牛油。作料非常丰富。日本水质好,养出肥胖的豆芽,拉面中将之杂入,豆芽、叉烧、鸭肉、竹笋、昆布、菠菜、葱,另外加了玉蜀黍粒打底,又甜又软,极好吃。 拉面要在小摊子前,站着进食才有味道,躲在小车子的帐篷里,汤的热气阵阵,香喷喷地。摊子外下着棉花那么大的雪,客人吃完那一大碗拉面后,走出帐篷,给雪在发热的脸上,韵味无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