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其它文库人文知识暗访中国酒吧实录>在“浪漫之都”(一)
暗访中国酒吧实录

作者: 佚名

在“浪漫之都”(一)




  暗访时间:2002年3月

  暗访地点:不夜天酒吧

  暗访人物:园园,北京人,某报社记者

  我出生在一个没有男性的家庭,但我对移情别恋的男人是无比憎恨的。

  爷爷和奶奶结婚3个月,爷爷便参了军,随着军队去打仗,一去10年没有消息。爷爷走后半年,奶奶生下了妈妈,母女相依为命。据说当年奶奶很漂亮,很多人都劝奶奶再找一个人嫁了,结束那种无依无靠的孤儿寡母的生活。奶奶没有嫁,整天抱着妈妈望着爷爷出家离去的方向。

  有人说爷爷战死了,但奶奶坚信爷爷不会死,他是福大命长的男人。

  10年以后,爷爷回到了家乡,身边多了一个女人,还有个男孩。爷爷打仗勇敢而且有智谋,从一个士兵爬到了师长的位子,并且又娶了一个漂亮且比他小12岁的姑娘。姑娘又为他生下了儿子。

  爷爷很歉意地望着奶奶,什么也没说,其实说什么也没用,再也没有什么能这样伤害一个女人的心了。奶奶很热情地招待了他们,也没有说些什么,只是忙着把家里最好吃最舍不得吃的东西拿出来让他们吃。

  爷爷走了,又剩下奶奶和妈妈。爷爷想把妈妈带走。奶奶没有答应,也不可能答应。

  妈妈长大了,比奶奶还漂亮。奶奶对妈妈找对象的事特关心,关心妈妈别再找一个忘恩负义的男人。妈妈找到了爸爸。爸爸是小城里最忠实最可靠的一个工人。

  爸爸和妈妈结婚了,一直住在奶奶家,并生下了我。

  爸爸由一名工人当上了车间主任,副厂长,是一个典型的实干家,劳动模范。

  改革开放,给能人以天高任鸟飞的机会,爸爸没有放弃他等待多年的机会,在小城里第一个自摔铁饭碗,带着一群穷弟兄白手起家,办起了一个工厂。

  几年间,小厂成了大厂,大厂成了集团公司,爸爸成了集团的总裁。

  以前对妈妈知冷知热的爸爸不爱回家了。偶尔回来一下,便匆匆离去,原因只有一个,忙。忙来忙去,忙出几个时代的产物——小姘。

  当妈妈发现时,爸爸已经发展到拥有3个小姘了。每一个小姘拥有一个三居室。不是爸爸提出了离婚,是妈妈提的。尽管爸爸一而再,再而三地说他虽然和许多女人发生过关系,但他知道惟有老婆是最好的。在他拥有的这些女人中,只有妈妈省吃俭用,不向他要钱,要物。

  妈妈对爸爸没有任何要求,只要离婚就行。他们离婚了。爸爸在银行以我的名义存了10万块钱。

  离婚以后,妈妈也没有再找别的男人,把心血全花在我的身上,叫我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有学问的人。

  我没有让妈妈失望,考入了全国著名大学的文学系。4年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家报社当记者。毕业那年,我22岁。毕业参加了工作,但一直和奶奶、妈妈住在一起。

  妈妈只要有空就和我谈心。我们谈得最多的就是未来的对象。妈妈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谈起话来像一位哲学家。她说人生的终点就是一座荒坟,人这一辈子就2万多天,而且过一天就少一天。一个人活着,有可能轰轰烈烈,也可能默默无闻。但无论怎么活着,也要活得临死的时候说一声活得问心无愧。不说追求活得对得起党对得起人民,也要追求活得对得起自己也要对得起别人。

  她说现在男人靠不住,万事还得靠自己。中国女人最大的悲哀就是依赖性太强,也太在乎男人了。男人这东西惯不得,一旦被女人围起来就会忘乎所以,以至忘性比记性强。女人要想改变别人,首先就得改变自己。别忘了自己是人,不是宠物。

  不得不承认,这个没有男人的家庭对我影响很大,乃至我不想结婚,要独立一生。

  我在事业上一帆风顺,25岁时,已是新闻界有名的记者和作家了。

  这时我结识了一个叫皓的男人。皓是从农村庄稼地里爬出来的才子。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在家务了一年农,而后参军。由于他有着很高的文学写作天赋,在军队宣传战线上脱颖而出。报纸上几乎天天见到他的文章。他的文章朴实无华又不失分量,见解独道而且折服人。我被他的文章所吸引。

  皓的事业也很顺。从士兵一直被提到少校副营级,在省军区宣传部任职。

  我对军人有着好感,对他的文章有着好感,对他的勤奋有好感。在一个特殊的场合,我和皓结识了。由于爱好相同,职业相近,又彼此神交已久,所以很快就成了朋友。

  我与皓的交往,奶奶和妈妈都反对。原因就是以她们的眼光来看,皓是靠不住的那种男人,骨子里有不安分的因素。妈妈告诉我,她的第六感官告诉她,这种男人是自私的。

  我不信她们的话,毅然决然地和皓来往,并且我们结了婚。我们婚后,皓由军队转业到地方,在一家出版社工作。

  婚后,我们过了一段很平静的日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其它文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