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体运行论 作者: 哥白尼 第六章 关于月球黄经和近点角均匀行度之论述的验证
我们对月食已经谈到的内容,也可用来检验上面关于月球均匀行度的论述是否正确。在第一组月食中,已经求得在第二次月食时月亮与太阳的距离为182°47′,而近点角为64°38′。在我们所观测的后一组月食中,在第二次月食时月球离开太阳的行度为182°51′,而近点角为74°27′。明显可知,中间这段时期共有17,166整月加上大约4分钟,而在消除整周后近点角的行度为9°49′[=74°27′-64°38′]。从哈德里安19年埃及历4月2日,在该月3日前面的午夜之前2小时,直至公元1522年9月5日上午1∶20,共历1388个埃及年302日,加上视时间31/3小时(48)=均匀时3h34m。在这段时期中,除17,165个均匀月的完整运转外,喜帕恰斯与托勒密认为还应有359°38′。在另一方面,喜帕恰斯指出近点角为9°39′,而托勒密认为是9°11′。他们两人都提出月球行度缺少26′[=360°4′-359°38′];与此同时,按托勒密的结果,近点角少了38′[=9°49′-9°11′],而按喜帕恰斯则少10′[9°49′-9°39′]。当这些差额已补上时,结果与上述计算相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