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者优势


作者: 莱利


许多电影的主题都是关于性格内向和外向。一种有趣的、可以扩展您对内向性格的认识的方式就是欣赏一些电影。许多性格内向的人,对其他人的认识比对自己的认识更为清楚。而且一些性格内向的人对自己的行为常常持有批评的态度,但是在看到其他人做同样的事情时,却又不会是批评的态度。观看性格内向的电影人物,可以增加您对自己的积极特性的欣赏。

  《天使爱美丽》(Amelie),

  性格内向的法国少女,她安静地并机灵地运用无形的影响力潜移默化地感染她周围的人,并赢得了一个性格同样内向的小伙子的爱。

  《BJ单身日记》(也译《布里奇特·琼斯的单身日记》,Bridge Joness Diary),

  一位性格内向的少女,经常因为说错话而感到尴尬,最后邂逅了一位优秀的性格内向的小伙子。

  《浓情巧克力》(Chocolat),

  性格内向的少女为其他人调配最能满足他们需求的巧克力,最后找到了她自己的神秘的他。

  《为戴茜小姐开车》(Driving Miss Daisy),

  性格内向的非裔美国人是这部电影的主角。

  《情迷四月天》(Enchanted April),

  在阳光明媚的意大利,内向引起了人们的兴趣。

  《谜雾庄园》(也译《高斯福德庄园》,Gosford Park),

  性格内向的英国少女识破了一场阴谋,并使她的母亲免受陷害。

  《诺丁山》(Notting Hill),

  性格内向的书店店主遇见了性格内向的女演员;故事随之展开,火花飞溅。

  《真实的事》(也译《亲情无价》、《真爱大白》,One True Thing),

  一次疾病之后,性格内向的女儿学会理解她那性格外向的母亲。

  《普通人》(Ordinary People),

  性格内向的罪犯儿子与妈妈来到法庭为死去的性格外向的兄弟辩护。

  《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

  性格内向的上尉领头完成了营救任务。

  《第六感》(Sixth Sense),

  性格内向的男孩极度的神经过敏。

  几个术语的辨析:

  害羞、精神分裂和高度神经过敏

  也许做回自我总是一种后天获得的体验。

  ——Patricia Hampl





其它文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