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作者: 劝学网整理 07章 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曹锟,段祺瑞,张作霖 黎元洪
1913年袁世凯扑灭“二次革命”。10月6日袁世凯任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黎为正式副总统兼鄂督。但袁对黎在鄂视为心腹之患。12月派段棋瑞到鄂,以“磋商要政”为词,迫黎赴京。被安置在瀛台,与之结为儿女姻亲以控制之。1915年袁世凯帝制自为,黎迁居东厂胡同,闭门谢客。12月15日,袁册封黎为武义亲王。黎坚辞不就。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死,黎出任大总统。而国务总理段棋瑞独断专行,演成“府院之争”。翌年6月,黎引长江巡阅使张勋入京斡旋,7月1日张勋复辟,黎被迫弃职。1922年再任大总统。次年初曹锟贿选,逼黎下野。6月黎辞职赴天津。 黎晚年致力于实业,曾任中兴煤矿董事长、黄陂商业银行总董事和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等企业的董事。投资企业45个,其中银行17家,工厂12个、煤矿6家,总投资额达200万元。牛于武昌油坊岭等地购置大量田产。1920年,黎眷念故乡,捐资拆迁黎家河祖遗的一间半屋,修建黎氏宗桐。内设孝义小学堂,聘请塾师一人,塾师工资及学生学杂费用,都由黎负担。1928年6月3日黎因脑溢血病逝于天津。1935年11月24日国民政府于武昌为黎举行国葬典礼,遗体归葬于武昌卓刀泉。 冯国璋
徐世昌
1879年徐与袁世凯结为盟兄弟,得袁资助北上应试。先中举人,后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 光绪十二年(1886年)中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 1897年 袁世凯在小站练兵时,兼任新建陆军参谋营务处总办,是袁世凯的幕僚之一,此后累获擢升。 1905年,袁世凯创建警察,保举徐世昌为巡警部尚书,负责京师的治安。 1907年东北改设行省,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东三省总督兼管三省将军事务。其时东北处于日俄争霸之中,清朝的根本被蚕食,徐世昌多所举措,采取开商埠,借国债,连与国,修铁路等一系列措施。并在东北推行新政,以此来抵制日俄对东北的控制。。 1909年,袁世凯被摄政王载沣罢黜,徐世昌自请病退,调任邮传部尚书,京浦铁路督办。 1911年5月,清廷设皇族内阁,徐成为仅有的四名汉人内阁成员之一。任协理大臣。辛亥革命爆发,徐力主起用袁世凯镇压革命。同年11月袁组织责任内阁,徐改任军咨大臣、加太保衔。至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方向清室请辞。 1912年3月,袁世凯继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徐力辞太保,隐居青岛观望时局变化。 1914年5月,袁世凯据新的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由任徐世昌为国务卿,其时袁世凯称呼徐世昌、赵尔巽 、李经羲、张骞为“嵩山四友”。次年袁公开推行帝制,徐以局势难卜求去,退居河南辉县水竹村。 1916年3月袁被迫取消帝制,恢复民国年号,起用徐为国务卿。徐在公私两方面为袁尽力。因要求讨袁护国军停战议和遭到拒绝,徐任职仅一月力荐段祺瑞继任。袁世凯死后,黎元洪任总统,段祺瑞任总理。二人不久即发生府院之争,徐以北洋元老资格应邀抵京,先调解黎元洪和段祺瑞之间的权力斗争,后又调解直系首领冯国璋和段祺瑞的矛盾。 黎元洪去职后,1918年10月,徐世昌经皖系操纵的安福国会选举为总统。他标榜“偃武修文”,下令对南方停战,次年2月于上海召开南北“议和会议”,但无结果。 1919年五四运动发生时,徐被迫免去曹汝霖、章宗祥、及陆宗舆职务。,以缓和全国舆论的反对。在北洋军阀各派系的斗争中,徐世昌惯以元老身分和居间调和者的角色因势操纵。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后,直系获胜,控制了北京政府,曹锟、吴佩孚指徐世昌总统为非法,迫其去职,自此徐世昌退出政界,居住天津租界。晚年日本人尝试邀徐出任华北政府职务,徐世昌拒绝参加日军组建的华北傀儡政府,保持了民族气节。 1939年6月6日于天津病逝。享年85岁。 徐世昌先后娶卫辉曹氏和辉县席无棣为妻,曾经在辉县百泉“水竹村”置办田宅。 徐世昌文人出身,昌诗、书、画俱晓。为总统时曾成立北京艺术篆刻学校,即后来中央美术院前身。为了阻止新文化运动的高涨,徐极力鼓吹“尊孔读经”以为抵制。退出政界于天津“退耕堂”过隐逸生活后,借助僚友门客编撰书籍20余种。著有《欧战后之中国》、《退耕堂政书》、《大清琨辅先哲传》、《书髓楼藏书目》、《东三省政略》等书。 徐世昌的书画作品颇有声誉,曾在中国、日本及国外画展中展出。 曹锟
曹锟出生于一个贫穷的驶船家庭,属于社会地位比较低的阶层,在他的政治和军人生涯中他也因此经常受耻笑。曹锟是六个兄弟姐妹中的第三个。于1885年进入天津武备学堂投兵,参加过甲午战争,战后参加袁世凯在小站训练的新军,受到袁世凯的赏识。 1912年2月曹锟受袁世凯唆使在北京发动兵变,使北方局势不稳,为袁世凯拒绝南下就任临时大总统制造借口。1915年袁世凯复辟称帝,曹锟是公开表态支持的一个军阀首领。为此他被封为“虎威将军”。在护国战争中曹锟奉命入四川,但于1916年3月战败。同年9月受任为直隶督军。1917年张勋复辟受到曹锟的反对。张军战败,复辟遂失败。但同时曹锟也反对孙中山在广州维持的旧国会和护法运动。由于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导致护法战争爆发。同年被授上将衔。1918年2月曹锟军入湖北、湖南,压迫湘军。 1919年12月冯国璋死后曹锟成为直系军阀的首领。1920年在直皖战争中战胜皖系军阀。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直系军阀获胜,奉系退出北京,直系成为在北京中央政府唯一的一个军事集团。为了以合法的名义达到总统职,曹锟用尽心计。他首先逼退徐世昌,迎原总统黎元洪复职,但同时又在政治上对黎百般刁难,让黎任期内其政府无法工作,北京政府六度更换。最后他派人对黎进行恐吓,迫使黎逃到天津。又将黎的火车在天津扣住,一直到黎交出总统印后才放黎。虽然他的大将吴佩孚反对,但曹锟依然利用每张选票5000大洋的重金贿赂国会议员以当选为中华民国大总统职,被称为“猪仔总统”。虽然吴依然忠于曹,但双方之间的关系产生了裂缝,造成双方之间的猜疑和不信任。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冯玉祥在北京发动政变,导致直系的失败。曹锟被俘在北京受软禁,直到1926年才在再一次政变中被释放。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占领天津曾企图说服曹出面组织政府,但遭到曹的拒绝。国民政府在1939年12月追赠曹锟一级上将,以彰其民族气节。 段祺瑞
段祺瑞祖父及叔父皆为淮军将领。1885年考入北洋武备学堂,习炮科。1889年获选派到德国留学两年学习军事。回中国后加入袁世凯手下,于小站练兵,成为袁的亲信,与冯国璋、王士珍并称为“北洋三杰”(亦被称为龙、虎、狗;王为龙,段为虎,冯为狗)。中华民国建立之后,段祺瑞出任陆军总长,1913年,一度代理国务总理,调兵镇压二次革命。此后又署理湖北都督兼领河南都督。 袁世凯倒台后领导亲信加入北洋政府。他是军阀派系内的皖系头目。1917年担任国务总理期间与总统黎元洪之间因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问题引发府院之争,引发由张勋领导的溥仪复辟。复辟历时十二日后即被段镇压。他曾于1924年至1926年接替直系军阀首脑,贿选上台的曹锟,任北洋政府的临时执政。1926年参与制造了屠杀北京爱国运动学生的三·一八惨案,同年4月被冯玉祥驱逐下台,退居天津租界当寓公,自号正道居士。1933年2月段祺瑞移居上海,1935年被任命为国民政府委员,但没有就职。1936年11月2日在上海病逝,葬于万安公墓。 张作霖
|